因有所顧忌而不敢說或不願說。如:「諱言」。《左傳·莊公十八年》:「夏,公追戎于濟西。不言其來,諱之也。」《宋史·卷三一四·范仲淹傳》:「平時諱言武備,寇至而專責守臣死事,可乎?」
隱瞞,有所保留。如:「直言無諱」、「諱疾忌醫」。《新唐書·卷一四五·楊炎傳》:「玄宗事夷狄,戍者多死,邊將諱不以聞。」《警世通言·卷三三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》:「夫婦之間,死生相共,有事儘可商量,萬勿諱也。」
有所隱避的事物。《新唐書·卷九六·房玄齡傳》:「朕論公等功,定封邑,恐不能盡,無有諱,各為朕言之。」
表示避稱尊長名字的用語,用法如:「父諱○○」、「母諱○○」。也可用來代指尊長的名字。如:「名諱」、「上諱」。唐·韓愈〈柳子厚墓誌銘〉:「子厚諱宗元,七世祖慶。」《儒林外史·第三回》:「捷報貴府老爺范諱進高中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。」